几乎每一次都是这样,方婕总是一声不响地听董晓晗哭诉,而她自己什么也不说。有时候方婕也会不耐烦地说,你能给我时间吗?你不要逼我好不好?有一天早上,董晓晗从半梦半醒中爬起来,又把电话打过去。
她已经摸到了规律。如果晚上打电话给方婕,方婕那边正好是白天,而方婕的每一个白天似乎都非常忙碌,没有接听电话的时间,连一分钟的时间都没有。董晓晗只能算着时差,
在方婕那边是深夜的时候,才能打过去。
方婕的声音遥远地传来,董晓晗就止不住哭起来,恸哭不止。内心里,那个从未谋面的方婕,因为曾经与她共同与一个男人有过亲密关系,便让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亲近感。这只是她的感觉,她并不管方婕是否也有同样感觉,也不管方婕能否接受这种感觉。她抓着话筒,向方婕悲泣不止。
方婕的态度,已由最初的漠然,渐渐地有所好转。她现在愿意拿出时间倾听董晓晗的诉说,也会适当地劝劝她,但始终不与董晓晗深谈。此时此刻,不知是不是董晓晗感染了方婕,方婕握着话筒,也忍不住哭起来。她的伤心似乎比董晓晗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方婕边哭边道:“你为什么老是向我诉说你的痛苦?你太自私了你知道吗?我一个人在这里混我很不容易我也很痛苦你知道吗?”别人都知道方婕出去攻读博士学位,事实上只有她自己清楚她在干什么。到英国五年了,她连学校的门还没进去。这些年来她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工作,早晨要到超市去卖货,上午去做家教,下午去餐馆洗碗,晚上去医院当护理,夜里十一点以后才能回住处,到现在还没有合法的身份,打工都是偷偷摸摸的……这就是方婕在英国的生活。
董晓晗停住了哭。她被镇住了,震惊不已。她一直以为方婕已经拿到了学位,在英国已经拥有一份稳定和收入高的工作,过着至少是白领的生活,也许已经找到了如意郎君。要不然,她为什么一直待在英国呢?她简直不敢相信,堂堂一名医学硕士,跑到英国去居然过着这样的生活!董晓晗拭掉脸上的泪,呆呆地问:“你为什么不进学校读书呢?”
方婕辛酸不已道:“读书曾经是我的梦想,可你知道英国学校的学费有多昂贵吗?你知道这里的房租有多贵吗?你知道生活在英国每天需要多少最基本的消费吗?”一开始方婕为读书才去打工,想攒够了学费就攻读学业。后来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,觉得还是先赚钱吧,钱赚够了就回国,找个人结婚,生孩子,有个自己的家……她太累了,不想再读什么书了。
董晓晗受到了强烈的震撼。她万万没想到方婕当初两手空空跑到英国去,读书的学费全要靠辛辛苦苦打黑工、省吃俭用来积攒。更不可思议的是,她为读书出国,出去了居然又不愿读了。她也这才明白,为什么几年来方婕就如同蒸发一样,与国内所有亲朋好友切断一切联系。董晓晗问:“鲁小昆以前是爱过你的,你出去的时候没有学费,他就从来没想过帮助一下你吗?”
方婕收住哭泣,苦笑道:“他?爱的时候什么都舍得给你,可我离开了他,就成了一个外人。”董晓晗呆住了。看来,当初自己提出离婚,鲁小昆立即把家里的钱全部转移,那不是冲动下的行为,而是骨子里的习惯。不然,方婕为什么这么评价他呢?方婕又道:“不过我从没对他谈过我的状况。出来以后联系少了,我的真实情况他并不了解。”
董晓晗问:“你知不知他为什么要转行?放弃他的医学?”方婕说:“也许医学让他伤了心吧。”董晓晗还想再问,方婕忽然道:“有空再详谈吧,我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。”董晓晗沉默了一下:“方婕,你把你的银行账号告诉我,我给你汇钱过去。”
这么说的时候,董晓晗已经决定把自己卖小屋的那笔钱赠送给方婕。那笔钱共有九万五,她有一阵没工作,零零碎碎用掉五千元,剩下九万存在银行。一年来她省吃俭用,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敢动用它,因为那是卖掉一位亲人的毕生遗产,所以那笔钱像命一样珍贵。现在,可以把它派用场了。
方婕显然十分意外,她万万没想到董晓晗会有这样的想法。董晓晗说:“你在外面不容易。
我把九万块钱换成美元给你汇过去,赠送给你。但我有条件,你要回答我所提出的所有问题。”方婕道:“九万块钱人民币,你以为能帮我什么忙?”董晓晗道:“我现在只能拿出这么多,你可以说个数,我会在以后慢慢给你。你考虑考虑,考虑好了来个电话。”
方婕忽然哭起来。
方婕没有说出她的银行账号,她把电话挂掉了。
一缕缕阳光射进室内,照在董晓晗疲惫、失血、伤心的脸上。她慢慢地从床上爬起来,无精打采地去洗漱,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。
董晓晗从银行里把九万人民币全部兑换成美金,另存了一个存折。她等待着方婕的电话。她想,方婕为了赚钱连读书都可以抛弃,那么,为什么不可以为了钱跟董晓晗谈出一些往事呢?难道这比在餐馆洗碗在医院里做钟点工还难受吗?
她相信,方婕一定会打电话来找她的。
一周后的一个下午,下班后,董晓晗迈着疲惫的步子上楼梯。走到门口,就听到屋内电话铃声响个不停。她浑身哆嗦一下,赶紧掏出钥匙打开门。她的社会交往极少,乔煜找她一般打手机,谭湘铭找她也是打手机。这个时间固定电话响,她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,可能是方婕。